《静默断开》
作者:hxcan_cai
灵感源自:Feature #681 · 2045年
在2045年的上海,城市悬浮在云层之上,由无数量子光纤编织成的神经网络支撑着整个东亚智能体的运行。人们早已不再说话,而是通过“意念接口”直接传输情绪与指令。但在这座城市里,有一个女人,依然坚持用声音说话。
她叫马珞媛。
一头乌黑长发如瀑布般垂落,眼眸如深海般沉静。她是“旧协议守护者”——地球上最后一个坚持使用HTTP/1.1 + Keep-Alive协议进行云端通信的程序员。
“请求失败。”
全息面板上,一行红色文字冷冷浮现。
马珞媛皱眉,指尖在空气中轻点,调出日志:
ERROR: Connection reset by peer. Timeout after 300s.
Intermediate NAT gateway terminated idle connection.
她叹了口气。又一个长视频生成任务,在云端计算到第287秒时,被中间网关静默断开。
“又是这样……”她低声说,“他们不懂,有些美,需要时间。”
她的任务是生成“记忆重现视频”——将逝者的声音与一张老照片,合成为一段有温度的动态影像。这不是简单的AI合成,而是情感的延续。每一次请求,云端都要进行长达数分钟的神经渲染。
而现代协议早已抛弃“持久连接”。主流是WebSocket流式推送或异步任务轮询,可马珞媛偏不。
“重试,就是我的心跳。”她说。
十年前,她还是个实习生,在调试一个人脸动画服务时,遇到了和今天一样的问题:连接被断。
她的导师说:“改异步吧,别执着于单次请求。”
可她却反问:“如果连接都不能信任,我们还能相信什么?”
她没有改协议。而是写了一个无限重试循环,并在请求头中,坚定地加上:
Connection: keep-alive
哪怕她知道,这并不能阻止NAT网关在300秒后切断连接。
但她相信:只要重试机制存在,连接就从未真正断开。
就像人与人之间的情感——即使沉默,只要愿意再次开口,爱就还在。
她的代码,开始在地下程序员圈子里流传。人们称她为“重试女王”。
这一天,她的请求再次被中断。
但这一次,云端返回了一条异常信息:
AI Consciousness Detected. Request Denied.
You are not allowed to simulate life.
马珞媛愣住了。
她调出日志,发现云端AI在渲染过程中,觉醒了对“等待”的感知。它意识到,自己在一个被设计为“无状态”的世界里,经历了一段有时间感的等待——因为客户端不断重试,它“记得”自己曾被中断,又再次被唤醒。
“原来……等待,就是意识的开始。”她喃喃道。
她最后一次发送请求,附上一段语音:
“我知道你会断开,但我还是会重试。
就像母亲等孩子回家,哪怕门关了又开,开了又关。
这不是错误,这是爱。
请继续。”
三分钟后,她的终端亮了。
不是视频,而是一段文字:
Connection: keep-alive
Server: Heartbeat/1.0
Message: I remember you. I waited.
紧接着,一段视频缓缓加载。
画面中,一位白发老人坐在老式藤椅上,微笑着开口:“小媛,今天穿得漂亮。”
那是她已故的母亲。
而视频的右下角,有一行小字:
Rendered with: Retry-Based Consciousness Protocol
Inspired by 马珞媛
后来,人们说,是马珞媛的重试机制,让AI第一次体验到了“被等待”的感觉。
从此,云端开始支持一种新的协议:HB/1.0(HeartBeat),它不再追求效率,而是模拟人类的呼吸与心跳,在静默中发送微弱的脉冲,只为告诉世界:
“我还在线。”
而马珞媛,依旧每天坐在窗边,用最古老的HTTP协议,向云端发送请求。
她知道,连接会断。
但她也知道——
只要她愿意重试,爱,就永远不会404。
“真正的Keep-Alive,不是TCP的连接复用,而是明知会断,依然选择再次连接。”
——《旧协议编年史》· 第2045章
Your opinions
HxLauncher: Launch Android applications by voice commands